连拉八涨停!股东赚大了:减持!第二大股东已减持50万股
中国基金报| 2022-12-31 09:56:50

12月30日晚间,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大涨143.59%的麦趣尔(002719)公告称,自2022年8月恢复纯牛奶生产以来,公司纯牛奶及其他产品均已逐步恢复生产和销售。

不过,12月30日,公司第二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50万股股份,且未来三个月暂无法确定相关减持计划,不排除未来三个月存在继续减持的可能。

连续八涨停、大涨143.59%


(资料图片)

第二大股东已减持50万股

12月30日晚,已经连续八涨停、大涨143.59%的麦趣尔,发布了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对《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的回复公告。

此前,在10月28日披露的问询函回复中,麦趣尔当时表示,其纯牛奶的日均产量约为停产前的20%。

12月28日,深交所对麦趣尔下发关注函,要求其结合公司纯牛奶产品的产能恢复情况,说明公司目前主要产品的生产、销售状况及同比变化等方面情况。

对此,麦趣尔在回复中称,自2022年8月恢复纯牛奶生产以来,纯牛奶及其他产品均已逐步恢复生产和销售,具体情况如下:

目前,公司业务主要以乳制品、烘焙食品、冷冻食品等的产品加工销售及烘焙连锁门店的经营为主。

乳制品业务方面,所有产品已全部恢复生产及销售,由于疫情的影响,目前各渠道的销售恢复相对缓慢,正在逐步恢复过程中。

烘焙食品业务方面,生产及销售情况一切正常;

烘焙连锁业务方面,由于受疫情影响,前期为配合疫情防控的要求,新疆部分门店处于闭店状态,目前已所有门店已开业,生产、销售均已恢复正常。

麦趣尔同时称,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再次进行自查,相关情况如下:

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近期公共传媒未报道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买卖公司股票。

此外,麦趣尔还表示,截止文件出具之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对麦趣尔进行股权转让、资产重组以及其他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之计划。

公司近期不存在接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现场调研。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在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亦不存在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形。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来三个月暂无减持计划。

不过,据麦趣尔披露,公司第二大股东昌吉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50万股股份,未来三个月暂无法确定相关减持计划,不排除未来三个月存在继续减持的可能。

公司利空频现

行业大趋势回暖

作为地方性乳制品企业,麦趣尔经营规模较小,其纯牛奶业务约占整体营业收入的50%,主要市场以新疆区域为主。

2022年6月24日,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麦趣尔生产的两批次纯牛奶中的丙二醇项目检验不合格。

丙二醇属于低毒类添加剂,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肾脏障碍。如果食用量过大,产生的乳酸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在血液和肾脏累积,从而导致中毒。

此后,麦趣尔停止其纯牛奶生产,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产品,并承诺对已购买不合格纯牛奶的消费者,无条件退货、退款。

新疆昌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麦趣尔作出处罚:没收违法所得36.0155万元,没收全部不合格纯牛奶产品,罚款7315.1万元。

因为上述纯牛奶事件的影响,在冲减销售收入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后,该次事件对麦趣尔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的影响达1.9亿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该次事件已对净利润造成3.16亿的影响。

此外,麦趣尔于11月6日还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悉控股股东麦趣尔集团被东方证券起诉。因与东方证券的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东方证券请求法院判令控股股东新疆麦趣尔集团、新疆恒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偿还融资本金、违约金、利息及律师费共计约4.81亿元。

不过,天风证券研报指出,2022年前三季度,乳制品板块收入增速较前两季度放缓,三季度边际复苏程度低于预期,主因是疫情多点散发,消费场景受限、需求承压。但展望未来,作为刚需消费品类,乳制品仍具备较强韧性,四季度旺季回归叠加春节前置,有望带动板块收入增速回暖。

二级市场上,自10月31日以来,通达信乳制品行业指数最高涨幅达30%。

东亚前海证券12月30日也发布研报指出,当前乳业需求端稳定,行业双寡头稳定格局下,各企业更加看重全产业链布局和利润空间,而不是一味追求市场份额。行业具备量价齐增基础,市场空间广阔。我国乳制品人均消费额及人均消费量均明显低于欧美及日韩等国家,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科技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