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万亩林海郁郁葱葱,站在高处远眺,但见群山层峦叠翠,如绿浪翻涌。今年4月底,海雀村获得贵州省第二张林业碳票,按照价值折算,村里227户群众户均增收4400多元,绿水青山真正“变现”为金山银山。
从“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精准扶贫“四看法”,到积极推行“四个留下”助力乡村振兴;从“十大员”就业扶贫公益专岗设立,到率先在全省启动“林长制”工作;从村民自发组建“七人议事小组”,到在全市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近年来,毕节当好改革“试验田”,勇做创新“领跑者”,推动高水平体制机制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完善制度建设
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三大主题”之一,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承载着党中央的殷切嘱托,考验着毕节人民的智慧和闯劲。
毕节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
成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定期召开会议对重大改革事项安排部署、谋划研究,及时传达上级改革精神、审议有关改革事项,确保“规定动作”抓到位、“试点动作”创特色、“自选动作”有实效。
建立市(县、区)联动工作机制,对重点、难点改革事项,由县、市两级联合推动,共同找路径、破难题、促提升,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坚持开门搞改革,创新“开门采言纳谏、开门抓点带面、开门督促调度、开门评估问效”工作机制,发动干部群众为改革发展出点子、献良策。建立健全“室内议定+现场观摩”机制,把深改会开到田间地头,通过互学互鉴、以点带面,有力推动改革事项落地落实。坚持改革事项“回头看”,对拟定推动的改革事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既检查改革落实成效,又开展查漏补缺,让重落实成为毕节抓改革的鲜明特征。
“十三五”以来,毕节坚持对标对表抓改革、借智借力谋改革、细化措施推改革、加强调度促改革、盯住典型带改革,着力瞄准“问题源”、打造“样板点”、提炼“好经验”,形成了一大批改革成果,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实践纲举目张、风生水起。
着力破题攻坚
“我在家用电脑提交了开办公司的申请,不一会儿,就接到了窗口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我办好了,真方便!”在毕节市政务服务大厅,毕节汇达梓栗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法人王进拿着崭新的营业执照感慨地说。
去年以来,毕节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实践中,创新“五减”服务机制,将开办企业办理时间从以前平均2.5个工作日缩减至现在的1个工作日,实现当日办结。
企业开办当日办结改革,是毕节探索以体制机制创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便民利民的一个缩影。
凭着“破而后立”的求新求变精神,毕节大胆改革、推陈出新,多领域、广维度、深层次的全面深化改革事项接连落棋布子。
创新推出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四个留下”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村干部队伍达1.68万人;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7229个,覆盖群众625万人;村集体资产总额达73.2亿元。
围绕示范区建设“三大主题”之一的“绿色发展”重点任务,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统筹建、银行支持融资建、企业运作项目建、群众受益助力建的“四方联动”工作机制,大力推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市规划建设国储林项目280万亩、总投资242亿元。
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建好综治中心,科学划分管理网格,健全运行机制,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置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290个,实现综治中心机构设置全覆盖。
一项项改革举措的实施,展示了毕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良好形象;一件件改革事项的落实,是毕节把体制机制创新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最好注解。
抢抓政策机遇
虽然前一晚才下了小雨,顾光艳依然到山上巡林,这样每天雷打不动巡林的习惯,他已经整整坚持了3年。
2018年,得益于“十大员”就业扶贫公益专岗改革举措的实施,家住七星关区撒拉溪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顾光艳和妻子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和保洁员,每人每月工资500元。如今四年过去了,顾光艳一家脱了贫,但改革红利依然释放,改革成果仍旧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推动经济发展,到创新社会治理,再到增进民生福祉,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毕节逐步搭建起体制机制创新的稳固基石,一个个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优势正拔节生长。
日前,国务院以国函〔2022〕65号文件批复同意《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对毕节在新起点上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争当改革“开路先锋”,这是毕节“先行先试”试验区的使命所系,也是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题中要义,更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由之路。(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