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食品药品风靡网络 电商平台及企业应负起责任加强监管
| 2022-04-15 17:10:34

近年来,自制食品药品在网络上盛行,从咸菜、腊肉、腐乳到果酒、饼干和糕点,再到减肥酵素、压片糖果、中药茶饮,这些产品被商家打上“纯天然”“无添加”“手工制作”的标签,深受不少消费者青睐。但与此同时,商家无生产经营资质、产品无相关标签等问题也被频频曝光。

通过记者的调查不难发现,网上这些自制食品药品卖家多数并未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也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一般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制作环境,操作过程是否存在违规行为也未可知,很难保证食品安全。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难以监管。

实际上,根据《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许可,生产者应当按照许可的类别范围销售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许可的经营项目范围从事食品经营。

因此,对风靡网络的自制食品药品,有效的监管是首位的。作为监管部门,必须与时俱进,依法依规通过线上线下发力,加大日常执法,引导商家依法依规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不能让“自制食药品”游离于监管之外。如果监管手段跟不上自制食药品的制售,无疑是以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失职。

其次,电商平台以及互联网企业也应负起责任。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从自我监管的角度来说,平台需要依法建立管理制度,包括收集和辨识法定要求的信息,建立纠纷调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机制,及时向监管部门通报违法信息、配合执法检查等,以净化消费环境。

当然,作为消费者,对于网络上销售的自制食品药品应少些迷恋,谨慎购买。比如,目前电商平台上许多带有“纯绿色”“无添加”“全手工”“独家秘制”等字眼的自制食品药品质量无法考证,特别是不少网红食品的生产者并不具备相关资质,所出售的自制食品药品不仅难言健康甚至难言安全,切不可对其宣传偏听偏信。总而言之,对风靡网络的自制食品药品不放任自流,网购自制食品药品才会多些安全保障。

科技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