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看点!奏响“大合唱”,硒都“爱满格”——恩施市奋力书写新时代城市管理新答卷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1-12 19:57:15

州城道路一角。

州城夜景。


(相关资料图)

市民在健康步道上散步。

城市街景一角。

环卫工人保洁城市道路。

州城清江河美如画。

州城一角。

市民在亲水走廊散步。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谭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建设与治理的方向和目标。

探索城市善治之道,以精细化治理焕发城市之美,以人性化尺度呈现城市温度,以共商共建共享凝聚治理合力……2022年以来,恩施市围绕州城建设管理暨创文创卫动员大会提出的“三年创文,十年创卫”工作目标,以及时解决城管问题为第一要务,努力构建“大城管”格局,破解发展难题,跑出城市管理加速度,让仙居之城“爱满格”。

奏响“大合唱”,激发城市细胞单元活力

宜居、宜业、宜养、宜旅,州城是一座幸福之城。

2022年7月,州城构建“大城管”格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责任、包保责任、重点任务三个清单印发实施。全市以此为统揽,加强州城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大力构建“指挥高效、协调有力、主体明晰、权责明确”的“大城管”格局。健全“统筹协调、上下联动”“挂图作战、定期调度”“考核督办、问责问效”机制,把“路线图”“作战图”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实景图”,启动州城路网建设、管网更新、景观提升、功能补强、拆迁攻坚、乱象整治、消费升级、城市畅通、老区改造、文明提升“十大行动”,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拉开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大幕。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各单位协作配合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同心协力奏响城市管理工作“大合唱”,是构建“大城管”格局的关键。

按照责任清单,以网格为基本单元,将州城细化为376个网格,实行州、市领导包社区,州、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包网格,社区“八大员”(即网格员、环卫人员、执法中心人员、路灯管理员、市政设施管理员、市场监管员、交警队员和城管队员)具体负责的三级包保责任制。

各包保责任人及责任主体抓好责任落实,属地主体做好工作统筹,强化包保单位领导责任和要素保障,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开展业务指导、督促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逐步形成,实现了点位包保无盲区、问题整改全覆盖、志愿服务常态化。这一系列举措为构建“大城管”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半年时间,各级包保责任单位对责任社区网格开展巡查调研600余次,召开调度会600余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800余个。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共召开屋场会、群众会、院坝会470余场次,收集意见建议400余条,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城市管理共同缔造的浓厚氛围。

着眼大民生,大力提升项目建设能力

便民、利民、惠民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的是城市的魅力、活力和吸引力。

2022年8月,城区12处内涝点治理工作全面完成;9月,恩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点火运行;10月,火车站公厕建成投入使用;11月,建设规模达10万吨/日的恩施市第四水厂建成投产。

为促进城市面貌整体提升,恩施市紧密结合州城创文创卫工作,对照“补短板”项目清单,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补齐短板。一批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污水管网、道路交通等领域的实施项目相继完成投入使用。

“三位”虽小,事关大民生。2022年,州城全面实施“厕位、摊位、车位”增量提质。城区主次干道82座公厕完成改造升级,无障碍设施和标识标牌得到完善。以火车站枫香坪农贸市场和舞阳坝生活超市为试点,对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改造,新增标准化摊位99个。采取老旧小区改造、增设潮汐车位、新建停车场等方式,在城区新增设停车泊位1396个。

在此基础上,恩施市大力开展“全城一个停车场”建设,将城区各个公用停车场、市直单位停车场、商住小区停车场并网至智慧停车场平台统一管理,通过数字赋能城市管理,全力打造智慧停车平台。2022年11月,“恩施城市停车”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首次统筹各单位、各街道、孺子牛公司直管停车场89个停车位6789个,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围墙拆了,院子敞亮多了,环境也变好了。”这是居住在原恩施州城市信用社住宅小区居民杨先生的真实感受。

2022年8月,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权责一致、一区一策”的原则,州城“拆围除障”行动启动,旨在通过“拆围除障”增加公共空间、打通城市微循环、畅通城市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开放式街区建设。

目前,包括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清江水岸小区、恩施市审计局等第一批次“拆围除障”的14个试点,现已拆除5处围墙,新增停车泊位8个,增绿200平方米。

2022年,恩施市着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进一步明确数字化城市管理事(部)件处置流程,对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突发事件和其他事件6大类103小类城市事件和市政公用、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设施和其他部件5大类127小类城市部件,逐项实行限时办理,最短4小时之内办结。实现了城市事(部)件问题上报、处置、反馈、监管的闭环管理,城市管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粗放向精细、无序向有序转变。

树立大思维,凝聚共治共管共享合力

理念之变,引发的是城市环境蝶变。

构建“大城管”格局的思维和理念,摒弃了“职责范围内管,非职责范围内不管”的思维定式,让全市有关部门承担起城市管理兜底责任,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城市管理工作,相继制定下发“牛皮癣”小广告、“门前五包”及人行道秩序、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弱电线等9个专项治理方案。各职能部门坚持整治与服务并举,大力开展市容秩序整治“雷霆行动”,推进攻坚式的综合执法,市容市貌得到改善。

占道出店经营、车辆乱停乱放、渣土车无序运营、油烟噪音扰民等城市管理顽疾,一次次的整治,只为让城市秩序重回轨道,让市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2022年7月,恩施市城管系统党员干部职工走出办公室,下沉到城市管理网格。通过开展东风大道示范路创建活动,收集各类问题58个,1个月内解决了46个,剩余的也明确了责任单位跟踪解决。他们用脚步丈量城市,把管理末梢延伸至社区,做到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实现了机制之变,这是构建“大城管”格局后的一个缩影。

翡翠谷小区的党员业主带头发动,组建“自管会”,建立管理章程,推选有威信、有精力、正能量的党员群众担任“两长四员”,负责小区安保、保洁、财务等物业工作,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同缔造的理念深入人心。

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2022年6月以来,州(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纷纷注册成为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点滴行动呵护美丽家园,引导市民养成文明习惯,动员全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支持城市建设,向上、向善、向好、向美的氛围日趋浓厚。

“请走人行横道,横穿马路危险!”如今,每逢交通流量高峰期,志愿者都会出现在州城各个红绿灯路口,挥舞城市文明的旗帜,让“志愿精神”绽放时代光彩,擦亮城市文明底色。不追逐竞驶、不高空抛物、不乱扔垃圾……文明,逐渐植根于这座城市,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城市大更新,彰显仙居恩施独特魅力

放眼州城,草成坪、树成群、林成荫;街头游园广场,景观特色鲜明;城市道路整洁靓丽,人车秩序井然;大街小巷纯净舒爽,人们其乐融融。从区域细微变化到城市整体颜值的焕然一新,人们会发现,这座城市面貌发生了大变样。

洁净,是一座城市的底色。以州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恩施市城市管理部门坚持防疫和保洁双统筹,继续推行“深度保洁”“小组制保洁”“公交式清运”精细化清扫保洁模式。做到全覆盖清扫、全时段保洁、全路段清洗、全循环清运,实现城区道路机扫率达到90%以上,日平均处理城乡生活垃圾550余吨,垃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城市道路保洁质量逐步提升。

与此同时,持续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在职党员下沉社区、社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下基层、到小区、进学校、进机关、走楼栋,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指导正确投放垃圾,形成了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此外,逐步更换城区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引导、教育居民定点投放。打造欧逸佳苑、金麟府等14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通过微信小程序搭建线上资源回收体系,实现居民预约回收功能,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小区的覆盖率。

2022年年底前,实现了州城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100%和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5%的目标。

灯光,是一座城市夜晚活力和魅力的展示。

实施夜景亮化工程,以“清江一脉、造境仙居”为主题,整合清江城区段沿线山体、广场、楼宇、街道、桥梁的夜景亮化。恩施市在主要街区、重要节点拓展夜景亮化覆盖面,集中打造集清江水景、临江山景、民俗建筑群为一体的夜间文娱景观,夜品、夜购、夜赏、夜游、夜健项目和“恩施不夜城”消费地标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旅游城市品位得到明显提升。

“空气好、环境好、景色好,在这玩一整天都不腻。”隆冬时节,阳光明媚,在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市民游客纷至沓来。沿着游步道健走,累了找个座椅小憩,尽享冬日暖阳的美好。

纵观恩施数年来的发展,绿色崛起已是城市发展的主旋律。2022年,按照“强州城”战略部署,持续推进“增绿提质”专项行动,恩施市围绕“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标,以口袋公园、城市主干道绿化景观、公园绿地改造提升、公路转盘绿化美化等工作为内容,倾力打造城市精品园林绿化景观。先后实施绿化项目11个,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86公顷,州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

如今,人们漫步州城亲水走廊,辗转于城市公园,可以明显感受到,“山环水绕林拥城”的城市风貌正逐渐凸显。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恩施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力,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美丽恩施。

外修颜值,内炼气质。让我们一起期待小城大美的故事继续抒写。

科技
消费